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5、第五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com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5、第五章(第1/2页)

    唐朝的纸业已经颇为发达,甚至还有风雅之士会自己在各种各样与市面上不同的纸,再以自己的名号为其命名,传为雅事。

    仙画中的造纸术在他们看来挺简单的。

    但李世民并未因此就忽视仙画之中所传递出来的信息。

    这制作仙画的是后世之人,思其语气,她应该也不知这东西居然会被他们这些祖辈先人看到。

    那到底是谁把仙画挂在天上的呢?

    李二觉得,这必是上天的旨意。

    是示警,还是预言?

    或许,他能在后续的仙画中找寻出上天的真正意图。

    ……

    【发明了纸之后,知识变得更易理解。一大例子是,从商周时期一直到我们现代,文字的表述和文章的长度其实一直在变化。商周时期的甲骨文,言简意赅,需要用两三千字表达的东西,他们可能几十个字就完事。是因为先人的概括和理解能力比我们更优秀吗?那肯定不是,还是因为载体的容纳程度有限,刻不下。而起源于汉代,盛于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喜欢堆砌辞藻,走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路子。更别提到了现代,我们有动辄几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和科学著作。几百万字,刻在龟甲上或者是竹简上,工匠都得累死。】

    【所以说,有了纸,才有了后期文学和思想的井喷式发展。】

    天上的画面从甲骨文,再到两三行短句的《诗》,再到成一小段的《论语》,然后是长篇的骈文。

    速度加快。

    再到现代人熟知的白话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

    速度再加快。

    一页页的书翻过,只见密密麻麻的字排列在一起,

    历史的演变长达上千年,但在视频里却被浓缩成为了几秒钟,更给人直观的感受。

    ......

    “百万字!”刘彻惊讶得转身问站在一侧的司马相如:“我记得司马卿家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亦不过千字。”

    他很喜欢司马相如写的赋,当时读《子虚赋》的时候,手不释卷,挑灯夜读。《子虚赋》写的是梁孝王打猎的情景,后来司马相如又为他写了《上林赋》,规模比前作更为宏大,篇幅也更长,用丰富的辞汇描写了上林苑中的风景与天子打猎时的场面,又在其中委婉地劝谏了自己不要过于奢侈,不要沉迷于田猎之事。

    《上林赋》一出来,刘彻就将司马相如封为了郎官。

    他记得自己看的时候,觉得篇幅极长,辞藻昳丽。但此刻想一想,这两篇加起来也不过是几千字而已。

    百万字的篇幅!到底写了些什么?

    司马相如苦笑:“微臣所有的赋加起来,亦仅万余字而已。”

    他的眼中流露出向往,百万字的作品,他也很想要看看啊!

    刘彻想到百万字的内容如果刻成竹简,那堆起来可不是真的有山这么高?工匠真的得累死。他越想越觉得有趣,也越觉得这后世之人性子促狭开明。

    衣食无忧的环境才能养成如此的性格,不知她所生活的后世,具体是什么模样。若说她是贵族,言语之中却并无任何他所熟悉的居于上位的优越感,而若是平民,以女子之身,各种知识与典故拈手就来......

    ......

    仙画中又开始出现了新的场景。

    一群人围在高大的城墙边,对着张贴在墙上的告示指指点点,而高台之上,有穿着官服的人,指着告示为其宣读着什么。

    【而且纸的出现还可以让政令变得更通达,文字的表述变长,理解起来也就更清晰。皇帝在宫中下达的诏令也不用太担心会被下面的人曲解。像是唐宋时期,官府所下的诏令都会用极大的纸张写好然后张贴在城门或者是衙门前,进城之后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目了然。根本不用去猜什么意思,上面就写得清清楚楚。】

    ......

    李斯激动的对嬴政道:“陛下!此法可用!”

    嬴政双手背于其后,脸色淡然,实则心中也很振奋。

    他当然看到了仙画中的场景。

    结合讲说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他们在做什么。

    这么大的纸张!

    这个场景正中了嬴政目前的痛点——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他致力于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规范全天下的语言。

    但现实的阻力是极大的。

    之前六国各有法度,民众也习惯了这样的法度。而且每个国家的口音都不尽相同,甚至一个国家内部还分有好几种不同的口音,每一乡皆不同!他派下去的吏目完全不够用,也很难顺利的开展工作,于是只能从当地又征召熟悉事务之人,这些人也被称为新地吏。

    对政令的解释权就掌握在了这些吏目手中。

    如其尽职尽责,那自然好极。但若这些吏目沆瀣一气,那就会造成政令的不通,甚至是曲解!

    如果习得仙画中的方法,将政令和解释写在大纸之上然后张贴于城门以及官衙边,再由专人负责向民众讲解……

    就算没有纸,也可以先用竹简或木板!

    此法的确可学!

    嬴政沉声下令:“着尚方令,于宫中设立造纸坊,专研造纸之术!朕要尽快见到纸张的出现!”

    赵高领命:“遵旨!”

    他在心中也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看来这造纸坊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香饽饽,他是不是要安插几个自己的人进去呢?

    ……

    【更关键的是,有纸才能有之后的印刷术,从而让知识的传播发生了革命性甚至是颠覆性的进步。】

    【我们拿《论语》来举例子,《论语》总共有20篇,如果用竹简来书写,大概需要两千片竹简才能够写完。但如果换成纸订的书,也就那么薄薄的一册,便于携带也便于阅读,关键是还更便宜。一个平民的家里是不会有钱也不会有空间来收藏一套竹简的《论语》的,但肯定会有空间收藏一本纸订的《论语》。设想,在始皇嬴政的大秦时代,一位秦人从都城咸阳来到东海之滨,他的车驾就这么大,让他带上一套竹简做的《论语》,那可能是为难了他。但若是这样一本薄薄的《论语》,却没什么困难。这就让知识的传播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再加上它的制作成本更低,价格也就更低,从而也让知识从庙堂之上来到了平凡百姓的家里。】

    【可以说,纸和印刷术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促进了更多读书人的出现,才有了后续的科举制,才保证这些封建王朝们对于人才选拔的可行性。】

    ……

    汉朝。

    大儒董仲舒心中激荡不已:

    圣人所书《论语》!

    看来在后世,儒家依然存在,圣人之言依然存在。

    刘彻却以自己身为帝王的敏感注意到了一个词:科举。

    听意思,像是一种举荐人才的制度。而且仙画对其颇为推崇。

    他满心期待仙画多讲一点,自己好抄作业,没想到对方却只是提了这么一句就没下文了。

    刘彻有点抓狂但是又很无力:……你倒是告诉朕,科举究竟为何呀!

    他问身边的心腹大臣。

    他身边的主父偃猜测:“结合仙画之前所说,平民中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这科举制应该就是针对他们而设。”

    他这番话换来了在座权贵们的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蝎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