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古代言情 > 朱元璋为儿子超能力头疼中

18、第 18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com提供的《朱元璋为儿子超能力头疼中》18、第 18 章(第1/2页)

    马夫人介绍的种地老师名叫宋三十,是丫鬟锦儿的老父亲,是大元帅府的佃户,种了一辈子的粮食。

    回府后,朱标就见到了他。

    宋三十年纪约莫四五十的样子,皮肤黝黑。

    马夫人笑着道:“宋老丈,我儿听说你的稻田总是同村种长势最好的,想取取经呢。”

    宋三十听到马夫人这样称赞他,腰板有点挺直了,憨直地说道:“我种了一辈子地,在田间地头上确实有点心得。”

    锦儿也笑着说:“爹,您好好给少爷说道说道。”

    锦儿在带亲爹进府之前,就千叮咛万嘱咐,说少爷虽然年幼,可是他的聪明程度却不能小看,又叮嘱父亲好好做这个差事,以报答主家的恩情。

    朱标仰着小脸,眨巴眨巴眼睛,“现在是秋天,地里的庄稼可都收获了?”

    宋三十:“现在是十月底,稻子一个月前就收获了。现在地里种着的是小麦。”

    朱标有些意外:“这么冷的天,树叶都枯黄了,地里还有庄稼?”

    宋三十:“那当然了,咱们应天府,稻子和小麦轮着种,一年能收两季呢!”

    此时,在应天府一带,流行的是稻麦两熟,九月种下冬小麦,来年五月收获,然后紧接着就可以进行水稻插秧,八九月收获水稻,然后又可以继续种植冬小麦,因此土地几乎没有空置的时候,利用率很高。

    宋三十给朱标细细讲了稻麦两熟的事情,朱标认真听完,又问道:

    “宋老伯,你家可种了小麦?”

    “家里十亩地,九亩是小麦,剩下一亩种了荞麦,边边角角的地方种了些瓜和豆。”

    朱标转向自家娘亲,“娘亲,我想去宋伯家的地里看看小麦,你能带我去吗?”

    马夫人犯了难。倒不是觉得朱标的要求离谱,而是她有事。

    她看着朱标水汪汪地大眼睛,不忍心拒绝,于是说:“娘亲还要带领女工给将士们缝制战袍……你去问问你英哥,他若是愿意陪着你去,你就和他去吧。英哥要是不愿意,你不能耍赖逼着他去。”

    朱标得了令,高高兴兴地往朱英的屋子的方向跑。

    马夫人又对锦儿说道:“要入冬了,你去库房里取两匹棉布和五斤棉花,给爹娘送去,做身冬衣吧。”

    锦儿露出惊讶的神色。

    马夫人笑道:“你可别推辞,寻常百姓家请先生,可都是要交束脩的。”

    锦儿听到马夫人将她父亲跟私塾里的先生相提并论,笑得合不拢嘴,“我爹只是个苦哈哈的种地的,能教少爷,是他的福气。

    寻常人家,冬衣绝对是紧缺物资,一件冬衣穿十几年都是正常的,穷一些的,甚至会用芦花和柳絮来填充冬衣。那保暖程度比棉花可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夫人一下子赐给她两匹布和五斤新棉花,足以做两件厚厚实实的新冬衣了,甚至还有余出来的布料和棉花做条褥子。况且布匹和棉花在这乱世上是硬通货,想换什么都行,这让她如何不感恩?

    她在心中说道:能伺候这样仁慈宽厚的夫人,是自己的福气。

    ……

    朱标和朱英这一出门,就一直到天黑才回来。

    两人一起回府,马夫人一见他们的样子就愣住了。

    朱英浑身都是泥点子,袖口和裤腿上尤其多,脸上也沾了尘土。朱标更严重,就像在泥塘里打过滚一样,小脸灰扑扑的,只剩两只水灵灵的眼睛滴溜滴溜转。

    马夫人:“你们这是怎么了?掉进泥坑里了?”

    朱英听了哭笑不得,“娘,我们没掉坑里,是朱标看到别的农人在进行冬灌[注1],说要亲自试试,所以我们跟着宋三十干了一下午的农活……”

    马夫人:“那一定累到了吧?你们去洗手洗脸,换身衣服,然后来吃饭,吃完饭洗澡。”

    又吩咐锦儿道:“让他们烧两锅热水,给英儿和标儿洗澡用。”

    在马夫人的理解中,朱标学习种地,能做到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听老农讲解就很好了,何必在这么小的年纪亲力亲为?看着儿子和英儿狼狈的样子,心中不忍。

    她当然不想扼杀朱标的兴趣和爱好,种地作为兴趣来说,够脚踏实地,比公子哥们吃喝嫖赌的兴趣强多了。她也不想儿子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儿子学种地是好事。

    于是想了个主意:“标儿,娘亲在后花园给你开辟一片耕地,怎么样?”

    这样,她可以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儿子种地,以防儿子太过辛苦,也可以避免发生意外的概率。

    朱标眼睛一亮:“真的吗?娘亲最好了,啵啵啵!”

    他上去就亲了娘亲好几口。

    马夫人骤然变色,又舍不得把儿子推开,只能任由他的小手在自己衣服上留下土痕。

    掸了掸自己衣服上的土痕,见很痕迹轻一些了,才叫朱标清洁好之后去喊朱元璋吃饭。

    此时,朱元璋正在府中的靶场上射箭,只见他左手拿着一张三石的重弓,搭箭扣弦、开弓瞄准、蓦然松弦,一只白羽箭急射出去,正中靶心!

    “把靶子再挪远二十步。”

    卫兵连忙听令。

    这时候,朱标哒哒地走过来。

    朱元璋瞧见他就说:“你和你英哥下午去种地了?”

    朱标兴奋地点点头,“是呀!”

    然后又讲他和英哥是如何在宋三十的指点下进行冬灌的,朱标比划着:“……我们挖开田垄,放渠水进田里,水均匀地淹在田面上,我还担心麦苗会被淹死呢!但是宋老丈说,麦苗喝饱了水,才能深深扎根,才能提高抗寒的能力……”

    朱元璋又从箭篓中抽出一支箭来,“学种地是好事。你们两个都该学学。”

    他是贫苦放牛娃出身,深知劳动人民的不易,因此对奢侈享受的行为深恶痛绝。儿子肯脚踏实地体验种地的辛劳,他非常欣慰。

    又一箭射出,朱元璋细细问道:“怎么想到去学种地了?”

    朱标的眸子暗淡下来,“因为想要找到种出更多粮食的方法。”

    朱元璋知道标儿是受到了李婆婆事件的影响,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

    朱标继续说道:“如果有了更多的粮食,就不会有人饿死了。”

    朱元璋暗自惊异,标儿小小年纪,就有这份济国救民的心思,这是跟谁学的?

    再一想,自家夫人性格仁善宽厚,自己宵衣旰食,天天为了生民百姓操心,这不是从他们这学的,又是从哪学的?

    儿子肖父,真是再正常不过了。

    朱元璋放下弓箭,随口问道:“那你们两个种了一下午的地,可想出了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

    朱标分析道:“同一个村子里,同样质量的田地,同样的良种,宋大伯家的粮食产量是最高的。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宋大伯的经验和手法是同村最老道的。

    如果让宋大伯将自己种田的经验教训和方式方法口述出来,再由会书写的人记录汇总下来,让同村的人照着做,岂不是能够提高粮食产量?”

    朱标顺着这个思路,推导出了新思路:“各地都有像宋大伯这样的善于种植庄稼的人,如果从他们的经验技巧总结出一条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岂不是造福万民?

    农民们大多不识字,懂得道理也不多,爹爹可以派人和他们讲明白,那些经验和技巧背后的道理,让他们发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蝎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