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百合耽美 > 科举文堂弟奋斗日常

4、第 4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com提供的《科举文堂弟奋斗日常》4、第 4 章(第1/2页)

    林家现在住的榆阳村,位于江安府豚山县。

    村里有村民二百余户,除了李氏一族,其余皆是三年前移民过来的。

    杂姓而居,遇到事无人主动出面调节。一开始,这个急救成的村子就因为宅基地、田地划分等问题发生过好几起争端。

    事情惊动了县太爷,为免事态失控,便派人过来主持工作。

    在林振文看来,他们主要做了三件事。

    首先是登记户籍,确定村民信息和总数。这非常重要,户籍在官府存底后,他们才不算黑户,能分田分地。

    不过这之前,他们得先定村名。这就个普通山村,要说有哪里特别,大概只有村口那棵老榆树,向阴一面枝繁叶茂,向阳一面早已干枯。据李氏族人说,这棵树十年前便是如此,大家惊奇不已,简单商量后,新村名被定为“榆阳”。

    其次就是分地,这是农民最关心的环节。

    榆阳村姓氏杂而多,大姓小姓人数相差悬殊,按族群分地不公平,只能麻烦点按人头分,并规定三岁以上皆有份。

    当然,这里的人头指的是男性。

    大概上,榆阳村分地是按照每人水田二亩,旱地三亩,宅基地三分的原则。像林家就一共分到近五十亩地,其中十八亩水田,二十七亩旱地,以及二亩七的宅基地。

    全部分完之后,村地还有剩余。一部分划分到氏族,像李家、林家都是直接划分过去,由族长代管,作为族地。其他则登记在册由里正掌管,待以后划拨给村里添丁散户,或是新落户籍的家庭。

    最后是商量里正、里甲的人选。这事需要综合多方面考量,包括个人品德、交税数、处事能力等,只是当时新村刚立,这些短时间内又很难确定,他们只能先定里正。

    榆阳村里正最终落在了李氏族长身上。

    李氏一族是原住民,全族一百多口,家族庞大。再加上李氏族长家资颇丰,在当时是最合适的人选。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年,林氏的族长,也就是林振文的大爷爷林伯材考中了童生。之后,便被推荐为里甲,现在是村里重要话事人,连带着林氏一族都开始挺直腰板做人。

    至此,林家算是完全融入了榆阳村。

    总体而言,过程还算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波折。

    远了不说,像隔壁县,因为七成以上的县民都是此次移民充入,为了抢占土地,恶性斗殴事件时有发生,几乎每次都伴随着命案。

    两县之间只隔着一条豚水河,每每听到这些消息,林家人都会拍拍胸脯松口气。现在看来,他们当初选择多走几里路,坚持到河对岸来还是有好处的。

    林振文大姑林桂芬的婆家当时就没坚持,听到能停就欢天喜地留下了,看他们现在过得那都是啥日子。直接被赶到深山脚下,离县城百十里地不说,每时还要防备兽类下山伤人、破坏庄稼。

    只要提到闺女这两年遭的罪,吕氏就要骂几句孟家没远见。

    每次吕氏在饭桌上提起这些,林振文都觉无奈,当初也不知道是谁,听说族长决定去河对岸定居,脸立刻拉得老长。要不是他爷在外面最是好面,她可能都要学四奶奶躺地上撒泼了。

    现在看到结果觉得好,开始骂人了,其实自己和别人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出村走几步就是豚水河,离得近了,就感觉到有水汽扑来,凉丝丝的很舒服。

    何氏最长在无主林地和河岸上打猪草,只这几日天气炎热,她往河岸来的就多些。

    榆阳村用水主要来自两条河,村西这条河名曰豚水,它是豚山县和宁枳县的界河,流过豚山县整个西边。河宽而深,水中多泥沙,并不能饮用,只能作为灌溉用水。

    豚水主干加支流流经榆阳村近半的水田,七成的旱地,是榆阳村最主要的灌溉水源。

    另一条是村东的梅水溪,它发源于东南十里外的梅山,流向西北,最后与豚水相交。梅水溪窄而中深,水质上佳,是榆阳村重要生活用水。

    现在是夏天,梅水溪两岸每天都有贪凉的半大小子。豚水河岸则相反,一眼看去就只有青草萋萋,看不到半个人影。

    何氏解下背篓,拿起镰刀开始割草。

    折慈松开林振文,主动上前帮忙。

    “七郎,不用你动手,你顾着点文娃就行。”何氏摆手阻止。

    “婶,你放心,他自己知道小心。”折慈笑笑,弯腰把何氏的割下来的草装进背篓,“我慢慢做,感觉累了再去歇着。”

    何氏看他态度坚定,没再接着劝,只是叮嘱:“自己注意点,累了一定去休息。”

    “嗯。”

    看着折慈,不知怎么何氏突然鼻酸。

    其实,七郎并不常生病,但是每尝卧病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这些银钱他们小家支付不起,公中每次都要磨蹭许久。像这次吕氏铁青着脸只给了二十文,加上先前两年给的一百一十文,统共不过一百三十文钱。

    教何氏看,她婆做的太不对,七郎也不是白花家里银钱,他身上有五亩地呢。就是租给人种,一年收成下剩肯定不止这点。

    只他们是大房,未来分家能得七成家产,她婆现在省下来的最终会落在他们身上,她就不想计较这么多了。当然,最主要还是他们尚且还撑得过去。

    去年,文娃经常拉着他哥上山,挖果树挪苗的同时,他们还顺便采了些草药。简单处理后,她男人趁着卖柴拿到县城,断断续续的竟然换了三两银。

    三两银子,何氏这辈子手里都没趁过这么多钱。

    虽然最后都给七郎看病补身体了,这还不够,还把他们的私房小五百钱也折了进去,何氏也从来没有抱怨过。

    七郎,救过她家文娃的命。

    因着这层关系,何氏会感谢折慈一辈子。

    她现在是越活越了解妇人没生儿子的煎熬。他们村里现就有生了四个闺女还没有儿子,却把身体弄垮了,最后只能靠卖闺女买药补身体,继续拼儿子的案例。

    一想到那样暗无天日的生活,何氏就无比庆幸。她感谢文娃当初托生在她肚里,也感谢救过文娃一命的折慈。

    现在他们照顾折慈,在她看来都是在报恩。

    更不用说,这些银子本就是在七郎挣的,他挣的钱花在他身上最是正当不过。

    这样想着,何氏又瞥了眼正在扎裤腿的儿子。

    文娃每次下地前都需要好一番准备,扎裤腿、戴袖套和能捂住脖子以及半张脸的布罩。

    何氏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事的娃。

    不过,后面她看文娃穿着这些,在草丛麦地穿来穿去,真就一点没划伤,也从来不曾跟其他两房的孩子一样喊刺挠。何氏心里又十分得意,觉得她家文娃实在是聪明。

    瞧,这么小就知道保护自己。

    今年农忙时,何氏偷摸做了两套大尺寸的布罩给自己和男人,割麦的时候戴上,虽然闷气,但比以前被麦芒扎好受太多。她估摸着收稻、掰玉米的时候,布罩也能派上大用场。还准备回头过冬,她就在里面加层棉,那样男人上山砍柴的时候就不怕冻脸了。

    何氏只是一个农村妇女,见识十分有限,创造想象力几乎为零,但要论物尽其用,十个林振文也比不上她。

    只是现在打草她就用不到了,实在是热得慌。

    林振文其实也不想这么麻烦,只他现在个矮皮嫩,走进草丛,从脚腕到脖子脸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蝎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