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百合耽美 > 废太子被弹幕剧透后

第124章 124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com提供的《废太子被弹幕剧透后》第124章 124(第2/3页)

风,沉入了大海,还有成百艘船只进了水,若是运送瓷器的倒还好,那些装着白纸、布匹、茶叶的船只就惨了,这些商品被水一泡,品质大打折扣,海外挑剔的贵族不会要了,只能便宜处理了,更有甚者,只能全部丢了,可谓是损失惨重。

    看着每日送上来的坏消息,周嘉荣的心情很沉重,在天灾面前,人还是太渺小,太无力了。

    关于对受灾府县的赈灾成了当前朝野上下争执不休的话题。

    如今国库宽裕,不少大臣提议增加赈灾的力度,给灾民发银子,省事又快捷。

    但户部不同意,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今天大手大脚的花了,他日别的地方发生干旱洪涝地震等等这样的灾害呢?大齐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繁,隔不了几年就会发生一次自然灾害,只是程度轻重不同罢了。

    这回若是提高了标准,以后的赈灾要不要也如此?标准一旦提上去,想降下来就难了,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彼此就这个吵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周嘉荣发现久违的弹幕又出现了。

    【真傻,以工代赈嘛,灾后重建的工作多了去,既不养懒汉,又能达到快速恢复生产的目的,更不影响以后赈灾的标准!】

    【可不是,恢复了灾前的交通,修筑好了海堤、河堤,还可以修路嘛,要想富先修路,这可是至理名言!】

    【对啊,交通的便捷才能带来商业工业的繁华。古代就有这样的经验了呀,大运河沿岸多少经济发达的城市!】

    ……

    周嘉荣眼睛一亮,心里迸发出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不光是看到了弹幕的提示,更重要的是他仿佛看到了回归的老朋友,心里有种说不清的亲切感。

    就他这么走神的片刻功夫,大臣们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

    周嘉荣回过神来,淡淡地问:“你们吵完了吗?”

    这些官员们才讪讪地闭了嘴,气哼哼地瞥了对方一记。

    周嘉荣不管他们的官司,快速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武尚书,让各地统计一下灾民的户数,按照统计上来的数据,每家每户派出一名成员,不拘男女,五十岁以下,十八岁以上,疏通各地的道路桥梁,尽快恢复交通,然后再去码头修筑扩建码头,凡是去干活者,每人每天发放四斤杂粮。”

    四斤粮食,混着野菜煮一煮,全家也可饱腹一顿。而且一家抽调一名成员,剩下的人还可以在家中修筑房屋,平整土地,重新恢复生产。

    “是,陛下,不过码头……是每个都要修吗?”武承东道,“陛下,这可是个很大的工程,估计没有几个月半年,恐怕完不成。”

    周嘉荣说:“半年便半年,一家只抽调一个人,半年也耽误不了事。沿海泊船达到五十艘以上的码头都要修缮扩建,根据其停泊的船只数量来设定规模,以节省入港时间。此事交由工部来处理,孔大人,你先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然后对东南沿海一带的码头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再根据这份调查的情况来扩建码头。”

    台风来前都有征兆,若是海上的船只都提前进入码头停靠,即便遇到海上的大风大浪,船毁人亡的概率也是极小,这次也能降低点损失。皇后上次也说过,码头的发展已跟不上海上贸易的发展了,再就此次的事情来看,修筑扩建码头已是迫在眉睫的事。

    “是,陛下。不过微臣有一事,这,陛下说男女不拘,怕是不合适,有些女子力气小,这……”孔祥胜一脸为难的样子。

    周嘉荣瞥了他一记:“这有什么难的,女子若能跟男人干一样的活,那就也发四斤粮食,若是做不了,就安排他们洗衣做饭,码头上这么多人,总不可能天天自己回家吃饭,洗衣做饭的体力消耗小一些,每日便三斤粮食就是。你们看着安排,男女不拘,只要能干活就行。”

    他可没忘记弹幕说过,这些都是劳动力。织坊、绣坊成功的经验也说明了这点,大齐的丝绸、精美绣品在海外可是极为受欢迎,女子也一样能干活挣钱。

    要想大力发展纺织业,就需要更多的女子走出家庭,这就当是第一步吧。

    听了他后续的补充,大臣们也没意见了,也是,穷人家的女子除了洗衣做饭也是要上山干活的,这都一个性质。

    很快,朝廷就出台了详细的赈灾方案,于以往不同,这次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而且持续时间很久,长达好几个月,能够保证灾民不被饿死。

    奚皇后在后宫中也听说了此事,她特意找上了周嘉荣:“陛下,臣妾有个想法想与陛下商讨。”

    周嘉荣揉了揉眉心,冲她笑了笑:“皇后但讲无妨。”

    “陛下,汀州西北方向临海的地方有一片树林,地势比较平坦,咱们将这块地买下来,建成码头,您意下如何?”奚皇后道,“咱们现在有五艘船了,以后必然还会更多,臣妾想着不如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码头,以后将方便很多。”

    确实方便,而且也有利于皇家海上贸易队伍的发展,他建这支队伍的最初目的只是安置无家可归的穷困百姓和女子,但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周嘉荣的想法也变了,能去海外捞金为什么要错过?

    弗朗机人都知道来赚他们的钱,他们守着金山银山不赚,才亏大了。

    但有的规矩不能破,周嘉荣思索了一会儿道:“买地、修筑码头、道路的钱只能咱们自己出,这笔钱不走国库。第二,停靠在这个码头的船只也必须缴纳海关税,不能坏了规矩。”

    如果由此不缴纳税,开了这个坏头,以后地方官员和那些见利忘义的商贾必然会有样学样,想法设法逃避海关税。

    奚皇后盈盈笑道:“这是自然,若是港口建成后,其他商船要停靠,咱们收取少量的停靠费用,海关税照样缴纳。臣妾会吩咐叶掌柜通报官府,安排收税的官员常驻咱们的码头上。”

    周嘉荣颔首:“既如此,朕没有意见,你放手去做吧,只要是不损大齐,不损国库,有利于咱们商队的,你尽管大胆地做。”

    奚皇后柳眉弯弯,高兴地说:“有陛下这番话,那臣妾就放心大胆地去做了。”

    圣旨传到东南沿海诸府后,各地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建设。

    朝廷不缺银子,向江南粮商买了大批的粮食运送到受灾严重的地区,很快就平抑了粮价,受灾百姓的生活稳定下来。

    各地加紧建设,疏通了被狂风暴雨毁坏的道路、桥梁、府衙,然后开始修建码头,最先修筑的是延平府和安凉府两处受灾最严重的码头。

    修码头,修路,修桥,修皇陵等等,这些其实都算是百姓的劳役,自带干粮去干活的那种。但这次朝廷却出钱出粮给他们,干活有钱拿,老百姓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不用官府三催四请,家家户户都派了人,家里男丁多的,甚至还想托关系多送几个去。官府第一次发现让百姓服役是如此轻松的事,完全不像以前那样哭哭啼啼,这次去的众人脸上都带着笑,一脸欢喜。

    粮食给得足,百姓的积极性也极高,干活也很卖力。

    三个月后,延平府和安凉府的码头都修好了,规模比之从前扩大了两倍,一个码头能同时停靠好几百艘大船,是南海一带最大的码头。

    码头的扩大意味着船只进港出港的速度快了许多,两地的码头越发地繁华起来,每天都有无数人扛着扁担过来做临工,一些地少人多的家庭,儿子们干脆直接到码头接活,帮商人们装卸货物,帮旅客挑行李,女人去给这些外来的行商洗衣做饭,他们在码头安了家,孩子逐渐变成了商旅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蝎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