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百合耽美 > 我在古代科举种田

26、第二十六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com提供的《我在古代科举种田》26、第二十六章(第1/2页)

    下人们负责把东西都规整规整,趁着这个时间姜老太太把这儿的规矩重新订了一下。

    说实话,这儿她也是第一回来,条件如此艰苦她之前也不知,不过这种时候,能保住一条小命就算不错的了。

    为了防止有人与外界联系,同时守卫这个避难所,每日都需要有人值守。同时,每日早晚各点一次名,防止有人逃出去说些什么不该说的,徒增烦恼。

    为了保持能与外界的信息不断,每月姜大爷姜二爷都得带人出去一趟,打探消息。

    若是事态安好,便能离开,只是未曾想,他们这一避便是两年。

    这两年,姜雨赵平悦依旧是跟着贾教习上课,而姜鱼墨和姜鱼林的课业则是由姜海和姜河来讲授。

    虽然不如书院里的秀才夫子学问深,倒也浅显易懂,有时候他们也会去听听贾教习讲课,赵平安也跟着听。

    不错,自从赵平安被带到贾教习的课上,激发了贾教习的慈母之心。自那之后,贾教习的每堂课必有他在,不拘是睡觉还是怎的。

    姜二太太原本想发作来着,毕竟这不是在姜家的大宅子里,太明显了,可惜被贾教习挡了回去,称他是个吉祥物。

    总归现在这里只有她一个教习,再者说还有老太太在,也不用看她脸色,见识过几回老太太护着这异姓小娃娃,她可是知道轻重的。

    更有意思的是,等又过了几个月二太太再想发作的时候,被赵平安一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给挡了回去。

    这是赵平悦当成睡前故事讲给他听的,他直接把这句话用在了二太太身上。

    “神童……”

    “家里出了个小神童”

    这一举动让整个儿避难所的所有人啧啧称奇,都以为是幼教起的作用。

    幼教的确是有作用的,不然现代社会也不能有这么多幼教课,但更深层次的理由就只有赵平安知道了。

    其实很好解释,一周岁会咬文嚼字的孩子他们从前没人见过,那从四个月就开始跟着上课的孩子又有谁见过?

    所以,这世上一周岁就会咬文嚼字背两句千字文的孩子就不能有吗?

    一岁,是赵平安正式出现在姜家众人眼前的一座里程碑,这个神奇的操作,是奠定了他成为姜家一份子的基础。

    昭和元年,自三月以后便没再下过雨,叛贼以“天子不仁,天降灾祸”的名义再次发动叛乱。

    同年,朝中大臣逼迫幼帝下“罪己诏”,以平息天怒。

    大旱又遇上战乱,一时间饿殍遍野,伏尸百万,百姓间易子而食,啃树皮草根者大有人在,不少富户地主被灾民一拥而上。

    姜家人把粮食藏在地底,换上平民服饰,明面上只留下够吃几顿的食物。若是有人寻到此处,人数不多的或许给两块饼子,人数若是多了,便做出不敢抵挡的样子让人将食物拿走。

    这期间,粮食要比银子贵。

    昭和二年,平叛结束,伴随而来的是许久不见的大雨,钦天鉴上书,称是“叛贼已歼,天怒将息”。

    经过一年的休养,在粮食即将成熟,小麦丰收的季节,姜家人终于从避难所出去了。

    昭和三年的四月二十八,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回想起这两年,如同做梦一般。

    一行人来到姜家大门前,虽然姜海和姜河早就给他们打过预防,说家里已是不成样子了,可他们还是很难相信这是他们家。

    姜海说原先还有人霸占过他们家,后来两兄弟用粮食雇了十几个人,将里头住的人打出去了。

    大老爷试探地开口,“要不,咱另外买处房子算了”

    老太太斜睨了他一眼,“你当家里钱是大风刮来的?”

    “爹,咱就知足吧!你当只咱家这样呢!这附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家可都不少。再说了,咱避难的时候住的地儿可比家里差远了,不也挺下来了吗。”

    难得,开口的是姜河,两年的时间,他基本上每个月都出来,看遍了这世间惨状。这场景,足够他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富家老爷长成一个足够成熟的男人。

    尽管他们提前便叫人整理了家里,可整理后的院子也再不复往日的雅致。不仅是肆意生长着野花野草,还有屋里的家具和原本光洁的墙面,上头被人恶意刻上一道又一道划痕,有留言,有不甘,还有些诅咒的话语。

    “我要死了,我的孩子怎么办?谁能救救我的孩子”

    “想我寒窗苦读二十年,不曾想落到如此境地,我不甘,不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人都该去死”

    “我用我的命,我的躯壳,我的魂魄诅咒所有活下来的人”

    “上天不公,天下不同”

    ……

    老太太看着墙面上的刻字,叹了口气,这世道就是如此不公,她又能怎样。这屋子还需要修缮,眼下只能住到县里另一处房子了。

    赵平安看着有些伤感,绝境之下最是能看清一个人,只有手上有力量才能救更多的人。这一世重活至今,他不相信老天让他重活一辈子只为当个普通的商人。

    他要科考,他要做官,有了更大的权利才能救更多的人,什么裹脚,什么天降灾祸,去他娘的。

    他不求改变这一世人的思想,也不求破除所有的封建迷信,能做到哪一步他现在更是不清楚。

    可若是不试一试,他便永远都不会知道。

    “平安,你看什么呢?走了”赵平悦叫他。

    “知道了姐”

    赵平安出了门,经过一年休养,鹤溪县回到了以往的模样。姜海姜河又做回了姜大爷和姜二爷,筹备着把几个店重新开起来的事宜。

    没几日便是端午,他们必是要在五月五日之前将基础事物打理好,才好回归到以往的模样。

    吴嬷嬷也忙着把手里赵平悦和赵平安名下的铺子宅子重新租出去,这两年因为避难,连租金都免了。

    眼下的住宅虽是小了许多,却也能住,甚至于比这还破的屋子都住了两年。

    端午前一日,老太太带着两个儿媳,孙子孙女孙媳并一个赵平安围着一张矮几,教几个孩子包粽子。

    煮好的粽叶,泡了一夜的江米,和一碟蜜枣以及其他干果。

    “你们几个都看好了,我只教一遍,两片粽叶并在一起,你们几个手小,可以用一片,先弯成一个小三角,放一勺米,一开始可以少放些,加一颗枣,然后再用米盖上,包起来之后再用线缠上。”

    几个孩子依着这个法子试了,姜鱼墨是个大号手残,一只粽子裹得四不像还四处漏米。

    赵平悦跟姜雨都有女红的底子,虽然手残,但做出的成品倒还算能看,起码不漏,难得的是姜鱼林一个从未碰过针线的大男孩竟然也做得像模像样。

    老太太笑眯眯的看着几个子孙:“鱼林小雨和平悦做的都不错,只墨儿你,做得差强人意了些”。

    姜鱼墨扁扁嘴,他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好,于是放下手里的粽叶,跑去洗了个手,回来安静坐着,手支着脑袋看她们包,包好了煮完他再吃,也挺好。

    “咦?奶奶你看,平安包的竟然比鱼林哥包的还好看”姜鱼墨仿佛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果然,包的真好”

    “过奖过奖”赵平安谦虚地回道。

    他家上辈子吃的粽子基本上都是他包出来的,包粽子而已啦!

    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蝎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