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 弥天大话之爱爱情

第十六章千年隋梅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com提供的《弥天大话之爱爱情》第十六章千年隋梅(第1/2页)

    第十六章千年隋梅

    国清寺作为中国天台宗佛教的发祥地,经历了一千五百年的行进,现在,其殿宇之雄伟,景观之优美,气势之恢宏,彰显特色。

    国清寺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数十座殿宇随山势缓缓升高,一千多间屋宇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八桂峰南向开阔平缓的山坡上。全寺共有九殿、九室、十楼、三室、三亭,又连接各式各样的廊庑,构成50多个大小院子。

    在这最后一天,司马龙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踏入国清寺山门,依次跪拜弥勒佛、四大天王和释伽牟尼佛祖、观世音菩萨。然后,来到大雄宝殿东边的梅亭。

    那棵千年古梅在亭前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唐诗诗介绍说:“这棵古梅叫隋梅,是国清寺开山祖师灌顶亲手栽植的。人说古树通灵性,这隋梅可神了!一度曾隋梅濒临死亡,经寺僧精心呵护,枯木回春。1973年以后,花满枝头,硕果累累。方丈用1400岁的梅果款待嘉宾,以介眉寿。日本僧人称它为‘长生不老果’。”

    司马龙说:“这隋梅的果子这么稀罕,我怎样才能成为国清寺的嘉宾,吃到它?”

    唐诗诗诡秘地一笑,不语。

    “好吧,今晚我就住在寺里,体验一下僧人的生活。”司马龙开心地说。

    唐诗诗说:“住在寺内可以,但你只能以香客的身份住,离僧人的生活还远着呢!”

    “能住寺内就行。”

    “真的要住?”

    “当然真的。”司马龙说,“我希望今晚你也能住在寺内。”

    “你这个‘希望’超‘范围’了吧!”

    “是的是的……对不起……对不起……”司马龙欲言又止。

    唐诗诗本想乘机让他揭开墨镜侠客与蒙面人之谜,见他还想瞒住,也不强人所难。

    “走吧,到上面的法华经幢看看。”唐诗诗说。

    三贤殿在大雄宝殿的西边,里面奉供着寒山、拾得、丰干三位贤士。殿门口的墙上装有一块偈语,即著名的“寒拾问答”。

    唐诗诗指着偈语念道:“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司马龙连忙接着念:“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唐诗诗看一眼司马龙说:“一个人能做到这个境界,真不容易……”

    司马龙说:“这‘寒拾问答’让我想起张国荣那首名曲《沉默是金》。”说到这里用粤语哼唱道:“自信满心里。休理会讽刺与质问/笑骂由人洒脱地做人/少年行洒脱地做人/继续行洒脱地做人/继续行洒脱地做人……”

    唐诗诗佩服他的聪睿,感慨道:“张国荣是‘洒脱’到了极致……纵身一跳,往事全没了!”

    “与你同感!”司马龙深情地看她一眼。

    唐诗诗心头一热,忙说:“对不起,讨论到此为止,要不然看到明天也看不完。”

    司马龙微微一笑,跨进大殿。唐诗诗的目光跟进去,望着他跪拜的背影,突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一切皆如梦境……

    在这洁净的世界里,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而纯粹。

    葱郁环抱的青瓦黄墙显得明亮而肃穆。

    穿过长长的甬廊,又向西便是罗汉堂和伽蓝殿。伽蓝殿俗称“土地堂”,供奉一方土地的神像。国清寺的伽蓝神有其特色,是道家出身的天台宗护法神王乔。

    王乔就是西周灵王太子晋,到天台学道修炼,跨鹤成仙。道教封他为右弼真人,治天台山桐柏宫,又称“桐柏真人”,鸣鹤观就是他的道场。相传王乔得道成仙后,拜谒智者大师受戒,任护法伽蓝。天台山寺院普遍供奉他为山神土地。王乔信仰随唐朝的最澄大师传至日本,与当地明信信仰结合成为“天台神道”,极具权威性。

    天台民间传说伽蓝托梦很灵,特别是求子一事。南宋时期的济公,就是父母求拜伽蓝菩萨后得来的。济公的父亲李茂春曾做过官,后归隐天台,以经商为生,礼佛为念,还时常资助贫困人家,人称“李善人”。但他四十岁了还是膝下无子。绍兴十八年(1148)正月初一,李善人偕同夫人王氏一起到国清寺伽蓝殿进香求子,刚一磕头,便听到大雄宝殿哗……一声巨响,有僧人喊道:“降龙罗汉投胎转世啦!”当天夜里,王氏在家里梦见日月交辉,大地一片光亮,第一个月就有身孕,最终怀孕十二个月产下李修缘,即后来的济公。

    司马龙听后,想了想,说:“伽蓝菩萨还能预测谁会当皇帝呢!”

    唐诗诗好奇地看他。

    “想不想听?”

    “佛门圣地,你可不能骗人!”

    “明朝的开国皇帝叫朱元璋应该知道吧?”

    “是的。”

    “朱元璋出身低微。”司马龙说,“他父母都是穷得叮当响的农民,怎么办?四处流浪讨饭,朱元璋五岁就跟随父母流离颠沛,尝尽人间苦水,十六岁那年遭遇天大的不幸,十六天内,父母和兄长先后病亡,所谓‘连遭三丧’,天底下这样的人生不幸几人碰到?!但人总得活下去,朱元璋出家当了八年和尚。可没几年,他栖身的寺院毁于大火。就在这个时候,他想起寺院被毁前几天,在伽蓝殿求得一个上上签:从雄而后昌。于是,他跑到濠州投奔郭子兴的农民革命军。从此,飞黄腾达,直到做了皇帝。”

    唐诗诗说:“你还懂历史。”

    司马龙说:“我是偶然看到一本写明朝皇帝的书,偶然翻到写朱元璋这一段的秘史——又是偶然给了我卖弄的机会。”

    唐诗诗莞然一笑:“别谦虚了,走,我带你去看国清寺的一大宝。”

    这一大宝就是王羲之的独笔鹅字碑。这块一米多高的玉石镶嵌在三圣殿一旁的甬道墙壁上。

    唐诗诗指着字碑问司马龙这是什么字。

    司马龙皱皱眉头说:“你是导游,你不介绍,怎么拷问起我来了?”

    唐诗诗佯作生气:“司马龙同学,我再问你一遍这是什么字?”

    司马龙讨好地说:“导师,容学生再想想。”

    “倒计时开始……3——2——1……”

    “慢……慢……慢……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导师,七、八岁的儿童都知道这个谜底。”

    “快回答——”

    司马龙模仿鹅浮水的样子凑到唐诗诗面前:“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诗诗发觉他的目光热起来,敛笑道:“玩笑到此为止。我现在告诉你这个独笔‘鹅’的来历。”

    “洗耳恭听。”

    “其实这独笔鹅字一半是圣书王羲之写的,一半是清朝天台本地书法家曹抡写的。为什么?”

    “让我仔细看是怎么回事!”司马龙凑近字碑再看了一会儿,说,“这字碑是左右两块玉石合成的,那一边是王羲之的手迹,到后来,王羲之的手迹一半被毁了,于是,你们本地的书法家曹抡模仿王羲之的手迹把这个独笔鹅补完整了。”

    唐诗诗笑了,说:“你的判断完全正确。不过,你还能从中看出哪边是真迹,哪边是补笔吗?”

    司马龙看一眼唐诗诗,做了一个鬼脸,说:“书法我真不懂,只能蒙了。左右右左左右右左左右……右,我选择左。”

    唐诗诗故意逗道:“你确定?!”

    司马龙说:“确定!”

    唐诗诗夸道:“恭喜你答对了!”

    司马龙激动地叫道:“耶!真蒙对了!”

    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蝎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