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穿越快穿 > 三国之襄武大帝

第1章 驱马北邙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com提供的《三国之襄武大帝》第1章 驱马北邙(第1/2页)

    大汉,光和四年,鲜卑首领檀石槐死,其子和连代立,和连才力不及其父,性又贪财,处理事务不公,各部渐渐叛离。又常率兵抄掠汉地边境,后在攻略北地郡时,被汉军用箭射死,其侄魁头立为首领。

    魁头为树立部落威望,率部寇略大汉幽州边郡,劫掠夏粮。幽州告急!

    申牌时分,太阳已然偏西,漫天的云彩,被霞光染得一片金红橙黄。闪烁变幻的云团,有如飞禽走兽,有如莲花蒲团,在金色的神秘光环中,有如西方的佛祖世界。太学生刘和一身猎装,骑着快马在洛阳城郊的北邙山里游荡,脑海中回想着今日早课的博士们教授的儒学典籍。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不均者非平均之,乃是掌平土地之政,以均地守,以均地事,以均地贡。”

    “今幽州边郡又遭劫掠,天子却依旧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以修西园宫苑;沉迷声色犬马之乐,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

    些许是累了,刘和驻马静静地看着夕阳在这北邙山西头慢慢落下,嘴里似乎感慨着:“驱马北邙原,踟蹰重踟蹰。”

    为什么刘和会这一副徘徊且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这就要从“穿越”二字说起了。

    刘和本是一21世纪的文科应届毕业大学生,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被撞成重伤,本以昏迷在重症监护室的他,醒来之后却发现穿越重生到这个时代——东汉末年。

    还重生在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一位汉室宗亲身上,是因为“刘和”有个父亲叫刘虞,是东海名士又是汉室宗亲,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就算他对历史再不精通的,至少后世的《三国演义》总是看过的吧——刘备逢人就说自己是汉室宗亲。

    只知道今年是“光和四年”,按照后世看小说和打三国游戏的经验可以断定:什么周瑜、诸葛亮、郭嘉的年纪都不大。估计袁绍、曹操的年龄也不会太大也就二十五六的样子,以此推断,虽处汉末,离纷争乱世大约还得十几二十年。

    可是有块石头一直压在刘和的心头---光和末,黄巾起。

    穿越前的刘和不管是从电视上还是书里,知道义军所过之处的地方惨状,好不容易穿越重生一次,三国年代没体验到,先在黄巾起义里丢了性命。而根据种种的蛛丝马迹,尤其近年,他分明地发现:似乎离黄巾起事不太远了。

    这些年,大汉四周边郡不是有夷狄寇边就是蛮民作乱,顺带中原会接二连三的地震和大范围的传染疫病一再爆发,最严重还是“人祸”——豪强地主趁机勾结贪官污吏兼并土地、加高税赋。

    面对天灾人祸,人人恐慌,由此导致乡野基层的百姓信奉张角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

    刘和在穿越前,有过成功,有过失败,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事已至此,既然无法改变,就只能想办法去适应,总不能坐以待毙。

    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黄巾起义呢?

    他来思来想去,不外乎三个办法,一个投靠太平道,一个避走他乡,一个聚众自保。

    投靠显然不行。黄巾起义的声势虽大,但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不投靠,不一定死;投靠,一定死。避走他乡也不行。想当那黄巾起事时,张角登高一呼,八州响应,信徒数十万,连接郡国,遮天蔽日、海内震怖。天下虽大,又哪里寻得桃花源去?

    两者皆不行,唯有聚众自保。

    只是,说起容易做起难。他既无威望,又无钱财,年方弱冠,世人不知,如何聚众?难道学刘备——吾乃汉室宗亲云云?

    按照目前的情况似乎只能这样——自家的汉室宗亲可比刘备的汉室宗亲强!

    中山靖王那是西汉的,刘胜又是有120多个儿子,都过了两百年了,早就出了五服了;而刘虞是东海王之后,这个东海王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长子刘强——论辈分当今皇帝真的要喊刘虞为“皇叔”。

    这或许是自己最大的优势,这个出身可是比曹操、袁绍要好的很多,东汉代士人重名节慨意气,又因为察举制的选官制度使得地域观念加强,更加的看重出身。

    所以要快速得到威望和钱财的办法就是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刘备这个“注水猪肉”都能成功,自己凭借千年的眼光和真宗室的名头,不敢说和曹操、刘备、孙坚、袁绍等人争雄天下,至少苟全性命于乱世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刘和想到此处微微一笑:“还有几天就太学毕业了,即将走上仕途。只要能当上官儿,好好干上一年两年,威望、钱不就都有了么?”

    可问题又出来了,该当个什么官儿好?

    “当官”不是问题,借助汉室宗亲的背景,父亲刘虞又是经学名士,怎么也能获得一官半职,但是摆在面前的选择也不多,虽然自己有着好出身,按照汉家规矩——刘和这样有宗室背景的太学生基本会进入内廷担任议郎、侍中这样的皇帝顾问官,若是太平时节,君主贤明也不失为好出路;可自孝章皇帝启用外戚、孝和皇帝任用宦官夺权以来国家势力在外戚、宦官、士族之间倾轧,到了孝桓皇帝时期,大汉已是“癌症晚期”,是一艘快沉没的帆船。

    “方今天下,权阉当道,言路阻塞,有学识的人都退隐不出。与其做一个整天忙於文牍的文吏,何如当一个能为黔首百姓做些实事的地方官呢?在雒阳这种权宦高官满地走的地,做官得看人脸色行事——憋屈!”刘和骑马缓缓行之。

    所以必须要想办法外任地方官——宁做鸡首勿为牛尾。

    如果在大内皇宫整天接触不到人,忙于案牍之事,能得到什么威望和钱财?还不如干脆到东海老家当个村长土皇帝。

    所谓郡守、县令者,代天牧民集诸权于一身,首要者须知汉家律法、知“五兵”——矛、戟、钺、楯、弓矢,但刘和宗室子弟,本就不是只研习经文,不通世事的。他从小读书,学过汉家律令,并因知乱世将至,虚心求教武艺,能骑射、会击剑,又研读《孙子》、《尉缭》、《司马法》等兵书,出仕县令长绰绰有余。

    就在这时,刘和正欲改道返回洛阳城,可前方的北邙东原林间群鸟惊飞,只见一人驰马从林中窜出迎面而来,刘和赶紧勒马避让。

    那人旋即亦是勒马:“好险!”

    接着双方下马,那人作揖:“马儿受惊,多有冲撞。可有伤着兄台?”

    刘和先是看了看这人,比自己矮了一头——一米六五的样子,头负青巾,身着皮甲,背挂猎弓,腰挎长剑,白净脸膛,元宝耳,浓眉大眼透,只可惜塌鼻梁把他的相给破了,再加上厚嘴唇,实在是谈不上英俊;但是眼神含儿不漏,却微微透着一股英豪之气。

    “无碍!兄台有心了。”刘和回礼道。

    那人抬头看了看比自己高一头的刘和:一米七五左右,一身朴素便服,腰悬铁剑,剑眉星目,唇红齿白,有一股子书卷气,但闻其声却又散着几分英杰气息。

    “在下谯县曹操!敢问兄台高姓大名?”那人施礼道。

    “呀!曹孟德?”刘和脱口而出。

    “君知吾名?”

    尴尬了,第一次见到曹操,刘和有点失态:“果真是人不可貌相,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古人诚不欺我。”

    “曹君大名,焉能不知?年二十举孝廉,除洛阳北部尉,执法刚强公正,不避权贵,京师敛迹;复又外任顿丘县令,教化治民,政通人和,造福一方。今拜议郎,重回京师,侍奉陛下左右。曹议郎,在下可有说错。”刘和一脸恭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蝎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