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青春校园 > 女文豪

第 11 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com提供的《女文豪》第 11 章(第1/2页)

    “是嘉定第一报馆那边。”连翘并没有解释太多。

    说实话,报馆,哪怕是嘉定第一报馆这样的报馆也比不上‘龙氏红货行’这样的地方——这是大众的普遍看法。

    在一般的爹娘看来,真正有出息的读书人都是要科举功名做老爷的。在报馆里的文人算什么?也就比穷酸文人强那么一星半点,实际说起来还是有限。

    不过在一些爱文的书院女孩子看来,观念又不同了。宋慧如就立刻捧着脸艳羡道:“是做编辑么?在哪一份报文下做事?平常认得哪个作者?”

    “在《朝日报》底下做编辑助手,至于认得的作者,我还没有去报馆做事呢,哪里谈得上见作者。”其实连翘当然见过作者,她自己现在不就是嘉定第一报馆最炙手可热的新人作者?

    听说是《朝日报》宋慧如就更加感兴趣了,轻轻叫了一声:“呀!那不是《海上归来记》连载的地方,我家最近迷这小说迷的不得了呢!你可好,日后可以抢先看了。”

    宋慧如引来了其他同窗的注意,听说连翘以后要做平常大家都有看的《朝日报》,立刻大有兴趣。特别是喜欢《海上归来记》的同窗,争着和连翘说话。

    吴梦春见大家这样,气都不打一处来,板着脸瞥了一眼连翘,咬牙切齿道:“表妹糊弄我们这些人不知道报馆事吧?编辑助手,那都是临时工做的!咱们书院出身做这个,丢人不丢人?”

    知道这一点的并不多,听到是临时工,其他同窗都面带惊讶。读书人这种生物是有鄙视链的,在书院受过完完整整教育的就是看不起那些只能在织厂做女工的女孩,女工们则是看不起乡下来,被骗着做了牛马的包身工

    她们这些女孩子很多宁肯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接受一份临时工的工作,反正能在丰山书院这种还算不错的书院里读完书的女孩子,家里也不会太差,至少不会养不起一个女孩。

    连翘并没有解释自己就是《海上归来记》的作者乔琏,她不太喜欢别人知道哪部作品的背后是自己,那会让她觉得十分别扭。更麻烦的是,太多人知道了之后很多东西写起来就会有限制——她并不是一个能不管别人看法的人。

    “没错啊,就是临时工因为临时工比较清闲,我打算找这么一个有空闲的工作,我想自己写点东西。”

    临时工并不清闲,除非是有关系的临时工,人家只不过是混日子而已。

    连翘非常坦然地将这些话说出来反而非常可信,大家都接受了她的说法。毕竟连翘以前就在刊物上发表过一些诗文和散文,在一班小姑娘里头还是非常厉害的。

    连翘要是蝇营狗苟只为了一个临时工,大家不免看不起——没办法,这就是这时候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但是连翘临时工不过是顺便,主要目的是打算自己写点什么的时候,一切就不同了。

    抛家舍业,不管家中现实,一心一意只想靠着写东西成名获利的作者是要遭到人鄙弃的。这种穷酸从来是大家嘲戏的对象,除非有一日这人大红大紫,不然就是永世不得翻身。

    但换成一个家中生活优渥,至少没有生存压力的人追求写作,这又会受到少女们的追捧。认为这是不为现实浮财所迷,心中有一番自己的追求。

    这就好比后世的画者一样,穷的吃不起饭的,那叫穷画画的。只有当画画成为有钱人子弟高雅的爱好,这才能让更多的异性为之动容。听起来非常的偏激,然而很多事实就是这样。

    吴梦春本来想在连翘面前秀优越,现实就是什么便宜都没有沾到。她不明白,一群还没有在社会上立足的少女,她们就算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是衣食无忧的,在她们这里连翘做的事显然比她有意思的多。

    等到大家都有了儿女,炫耀女儿工作的时候,情况就会反过来。连翘这边少见称赞,只会得大家嘲戏而已。

    好高骛远,或者‘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之类的形容。

    “那我倒是等着表妹有一日大作发表了!”吴梦春瞪了一眼连翘,最后也只能挤出这样一句话。

    连翘拱拱手算是应对。

    嘉定第一报馆,在嘉定地面诸多报馆中的厉害不用多说。连翘在结业仪式之后第三天就进了报馆工作,第一感觉就是人多!

    别的地方不说,光是《朝日报》就有十多人,这还是没有计算临时工和帮着添茶倒水茶打扫卫生的仆役!

    其中主要的领导是主编一人,副主编两人。连翘来的第一日就由刘盈盈带着上下认识了一番,算是混个脸熟。

    临时工流动性大,也没有什么职场斗争,至少比不上几位编辑之间的明争暗斗。等到连翘领了一堆笔墨纸砚和办公用品之后,刘盈盈给她分了一个自己旁边的小书案,这也就是了。

    《朝日报》第一个吸引连翘的东西就是挂在整个办公室后面的大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数据。看报头文字,似乎是《朝日报》订阅数量的变化。

    这种非常现代的数学统计让连翘来了精神,驻足良久。

    她虽然有了过去十几年的记忆,可是这些记忆也只是属于一个普通书院读书小姑娘的而已,最多就是文采比同龄小姑娘平均水平高一些。至于更大更多的见识,她还真没有。

    就譬如这张大表格上体现的内容,立刻就让她眼前一亮——从这个就能看出她现在的读者数量,以及以嘉定这样的县城为例,到底有多大的市场容量。

    得出的结论不可小觑,《朝日报》这样一份地方日报的发行量竟然长期稳定在两万份以上!这在后世并不算惊人,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人口素质,这就很令人惊叹了!

    “咱们嘉定到底有多少人口啊,竟然能有这许多看报的!”

    连翘的话传到刘盈盈的耳朵里,刘盈盈翻出一本蓝色封皮的册子丢给她:“你原来在书院里面读书知道什么呢?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去岁才完成的两京十三省丁口统计册子。原是户部少量印发给朝廷看的,后来书商见士绅对此也很有兴趣,这才发行的。”

    士绅那边不说,只说天底下做报业的大多都买了这册子。无他,丁口户数,再算上识字率之类的,经过一些计算就能大概知道一个地区报业的潜力了。做他们这一行可不是要仔仔细细考量!

    这种丁口上的事书院是不教的,所以连翘也没有从记忆中获取到这个世界的人口信息。现在得了这本册子算是如获至宝,立刻摊开在自己的书案上,阅读起来。

    这一看不得了,这个世界的人口远远高于连翘的预计,能有三万万多的生民,也就是三亿更多!这在一个古代的封建社会,可能吗?

    还真别说,可能的!这让连翘想起了原来世界清朝时期的人口。

    作为古代的封建王朝,清朝的人口实现了巨大飞跃,这种飞跃是历朝历代所罕见的!巅峰时期的清朝,人口在三万万到四万万之间,甚至超过四万万。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简直可怕!

    清朝能够完成这种突破,倒不在于清朝和前代王朝有了什么本质的不同,最大的功臣其实是外来的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这些作物和中国本有的作物互相补充,利用了原本贫瘠的土地,同时产量在那个时代堪称惊人!

    就是靠着这些农作物,加上休养生息的国家政策,人口上升。最终在清朝中晚期,农民起义以及洋人入侵之前,这个时候达到了顶峰,有四亿人口左右。

    而连翘所在的这个世界呢,记忆里已经吃过玉米、马铃薯这些了。虽然连翘不知道是哪位先贤从海外带过来,但幸甚至哉,活人无数,值得感谢!

    有了这样的农作物支持,再看比同时代清朝还要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蝎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