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青春校园 > [三国]少帝不想死

27.第二七十七章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com提供的《[三国]少帝不想死》27.第二七十七章(第1/2页)

    柳珩与文叔出了芥子空间,正赶上小黄门前来叫门。

    此时, 已经看不见文叔了。

    昨日那袖手旁观他挨打的小黄门, 见到他依然有些战战兢兢。看他已经穿戴好了大汉天子的全部冠冕,还愣怔了一下。

    东方已露出鱼肚白, 天色已然不早。

    柳珩也懒得再搭理小黄门, 于是自顾自地出门, 穿过复道, 朝着南宫的正殿、崇德殿走去。

    其实对于这次上朝,他并不像昨晚嘴上说的那般不情愿。

    内心其实还颇为期待的。

    因为, 这可是荀彧作为大汉的尚书令、第一次上朝的日子。那风骨一生的翩翩君子, 不再湮没于泱泱朝臣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而是……站在离他更近的地方。

    想到这点,他内心更是涌起一股激动,简直压抑不住心跳。

    以前查阅资料时,他就对这个在三国史上留下一笔浓重彩墨的人物、很是心驰神往。随着查阅的不断深入,柳珩更是不由自主地成为了荀彧粉。

    荀彧是三国无数谋士中,唯一被称为“王佐之才”, 用尽一生来诠释“君子”二字的人。

    《三国志荀彧传》的原文是, “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 然机鉴先识, 未能充其志也。”其后半句的大意是, 他虽有明察鉴识、先知先觉的才能, 却正因看出曹老板有篡汉的苗头, 因而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也不再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最后,“□□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

    当初柳珩在读到这句之时,直接就掩卷泪奔了。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

    荀彧平静而决然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回忆到这里,柳珩的心绪有些起伏。

    作为首席谋士,他呕心沥血、半生追随曹老板建功立业,却以这样一个令人扼腕的悲剧收场。

    荀彧自己身为君子,便没料到曹老板是渐进式篡汉。在匡扶汉室这个重大问题上,曹老板渐渐有了自己的小算盘。这才是荀彧一生悲剧的根源。

    柳珩再次加快了步伐,一路匆匆,居然赶在了董太后之前到达了崇德殿。

    他绝不会让这个悲剧再次发生。

    反正已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若让他在自己的生命和荀彧之间选择,他一定毫不迟疑地选择让荀彧活下来。就算是困在皇宫里举步艰难,就算是挨骂挨打,就算是冒着风险,也是值得的。

    但他自身力量太过弱小,但愿文叔能够帮忙。

    柳珩快步走进崇德殿,一掀衣袍,端坐于自己的御座之上。

    这时,卯时还未至,正赶上文武百官井然有序地走进大殿。

    在百官一片寂然无声的入场中,他一眼就看见了令他两辈子都念念不忘的荀令君。只见那芝兰玉树之人正身着玄色的尚书令全套官服,站在离他极近的地方。

    荀攸并不在,想必已一早便离开了洛阳,带着张辽赶赴荆州上任去了。

    柳珩心中激动无比。

    能看着荀彧穿着一身尚书令的官服,他便觉得自己之前的冒险,全部得到了回报。

    由于董太后还没到,所以柳珩便笑着试图和他打了个招呼,“这身官服,很称令君。”

    “承蒙陛下青眼。”荀彧垂首起身,恭敬地回礼道。

    由于殿内朝中大臣众多,他没法在这里询问陛下昨日伤处可好?只能默默地在心中牵挂不已。

    不一会儿,董太后就到了崇德殿。

    她或许知道了柳珩昨夜与何太后闹矛盾,此刻对他竟然意外地和颜悦色。

    小黄门立于阶前,宣布早朝开始。

    这次,一向反应颇慢的袁家,经过一晚上的酝酿还是反应过来了。袁家各种门生故吏的炮火,直接就轰向了自举孝廉就一举官至尚书令的荀彧。

    面对前几次还比较客气的质疑,荀彧从容得体、回答得很是自如。

    结果太傅袁隗居然一反常态地亲自下场了,“自汉光武帝始设尚书台,综理天下政务。尚书令一职向来由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而荀大人不过去年及冠、刚举孝廉,担任如此重要官职,是否有见识不足而权有余之嫌?荀大人以为如何?”

    见识不足而权有余?

    我去,这无耻老贼是在说谁呢?

    作为荀粉听到这话,自是心中不悦。

    柳珩眉头一蹙,正要亲自下场开怼时,肩头忽然一重,被一只大手向下按了一按。

    ……呃,原来是文叔。

    “这是他自己的战场。若不能就此服众,便在朝中再无立足之地。”文叔的声音淡淡地在他耳边响起,告诫他切勿轻举妄动。

    柳珩垂了垂眸子,不由有些心虚。

    在见到荀令君的一瞬间,他完全忘记了还隐在自己身后的文叔。

    真是对不起粑粑。

    不过文叔说得也非常有道理。

    这是荀彧一个人的战场,谁也取代不了他。他必须得就此服众,否则今后说话都没人听。

    柳珩虽然有些内疚,但并不后悔。

    担任尚书令这个官职,能让荀彧更好地实现他的理想,但却令他处于类似诸葛亮刚至江东、被群臣围攻的境地。

    搞不好,就得来个荀令君版本的“舌战群儒”。

    ……但是,那一向言语温柔、与人为善的荀令君,他做得到吗?

    柳珩有些担忧地望向他,只见他似乎有所感应地回过头来,似乎还笑了一下。

    他顿时就明白过来,这是荀令君在安慰他,让他不要担心。

    “在彧之前,录尚书事的是袁太傅。在此彧有几问,欲与袁太傅请教。”

    荀彧转向袁隗,彬彬有礼地躬身作了个长揖。“敢问去岁冀州大旱,更有蝗灾,灾民几何?如何实施赈灾?十一月皇甫将军平定陈仓之乱之际,辎重粮草,如何调动?”

    “这……”

    袁隗被问到这极细致的问题,不由张口结舌。

    荀彧微微一笑,从容道,“彧以为,任大汉尚书令,应以上能匡主、下能益民尤重。彧虽不及袁太傅德高望重,但也不至于身居高位、饱食终日,碌碌无为。”

    柳珩端坐在上方,一时间,听得张口结舌。

    荀令君何时学会了诸葛大大的人身攻击?

    这还是我知道的那个温文尔雅、不与人为难的荀令君吗?

    “听闻荀大人自幼被称为‘王佐之才’,是否有言过其实之嫌?”又一人咄咄逼人地问道。

    “此乃南阳名士之言,彧不敢辞也。”

    荀彧莞尔一笑,“是否言过其实,还是交与后人评判较好。”

    “飞将军李广一生战功卓绝,尚难封爵。而荀大人寸功未立便任尚书令,荀大人竟是毫无愧色吗?”接着又有一人出声质问道。

    柳珩定睛一看,好么,原来是袁绍那傻逼。

    能把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拿出来举例,昨晚定是好好做过一番功课的。

    而荀令君毫无准备,那该如何是好?

    他心中暗自捏着一把汗,简直担忧极了。

    “彧承蒙陛下青眼,任尚书令必将兢兢业业、定不负陛下厚望。只觉得心潮澎湃,何谈愧色。”

    荀彧淡淡地回道,随后他话锋一转,“至于飞将军李广,彧亦认为武帝并无错处。”

    “这又当何解?”袁绍不依不饶,接着追问道。

    “飞将军自负其能,因箭法好而强求不中不射;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蝎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