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蝎小说 > 穿越快穿 > 对篡改所做的剽窃

3.刁民可杀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魔蝎小说www.moxiexs.com提供的《对篡改所做的剽窃》3.刁民可杀(第1/1页)

    事实上,紫泉县大幅削减耗羡摊派的头一年,就出了差错。

    那年秋天,户房吏役虽百般不情愿,还是依照荀庭兰的要求,按加一成标准征收赋税及耗羡,之后交由专门的铸造局,铸成五十两一锭官银。结果麻烦来了,紫泉是个富县,一年的地、丁、契、当、牙等各类税收,算在一起有大约四万两,加上一成耗羡,总共四万四千两碎银,可到了铸造局,居然只铸出区区一万多两标准官银。

    这可不是小事,荀庭兰当然知道深浅,立马急了,第一反应,肯定是税吏和铸造局在捣鬼,故意给自己难堪。可经过一番详查,还真冤枉人家了,这伙人虽说心怀不满,却未敢,基本未敢在税银上动什么手脚,之所以铸造前后出入这么大,是因为收上来的那些碎银本身就有问题,具体说,成色太低。

    紫泉虽是个内陆县,但因为河山省沿海,中州又居首府,自清中期“开关”,甭管主动被动后,外洋贸易发达,所流通的银两大都由美洲进口,即使碎银,也是用所谓“二四宝银”夹开打散的,成色极佳,纯银比例可达九成五甚至更高。若非如此,荀庭兰也不会贸然定死一成耗羡的标准,而且征收时已经将二两四钱升水计算在内,按理绝不该出现这种情况……

    当初,荀庭兰刚宣布降低耗羡时,的确是“因烧其券,民称万岁”。可没过多久,就有少数头脑灵活的,从中发现了可乘之机,既然耗羡比例已经事先确定,为什么不干脆用低成色银两充数,新来的荀知县,好人没错,仕途经济学问显然是个外行,便宜不占白不占。

    一传十十传百,聪明人一点就透,老实人也生怕自己吃了亏,竞相效法。一时之间,紫泉县以优换劣之风盛行,不少灵敏的商人,甚至做起了这路“便民”买卖,从内陆偏远地区收购劣质银两,或者直接自己起小高炉“大炼钢铁”,将足色纹银化开,兑上铜、铅、锡乃至矿渣重铸。开始时还有所收敛,后来胆子越来越大,看上去是个银锞子,跟铅疙瘩也差不多。

    而这一切,“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的荀庭兰,居然丝毫没有察觉……

    从河山省到中州府,被荀庭兰断了财路的大小文武官员人等,正愁找不到借口治他,如今可好,自己洗干净脖子送过来了。那还等什么,两万多两银子的亏空,就算九命怪猫,脑袋都不够砍的,哗啦嘎嘣,荀庭兰下了大狱,用今天的话说,事实清晰案情明确,重证据轻口供,适用法律得当,判了个斩监候,只等刑部核准。家产全部没官,单羽姥爷,那时候还叫荀保的两个哥哥也被充军黑龙江,从此没了音讯,他本人因年纪太小侥幸得脱。

    “失路艰虞,遭时徽纆”的荀庭兰,来不及“哀伤而自怨,摇落而先衰”,在死牢中赶紧修书一封,将亏空一事原原本本陈述清楚,“感而缀诗,贻诸知己”,托一个还算念旧情的心腹,快马加鞭送到京城,交给和自己交情不错的老上司,太常寺少卿。“庶情延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求他无论如何救救自己。

    还不错,这位太常少卿也是个厚道人,不了解内情,但念及荀庭兰以往的人品行止,知道他不是贪赃枉法之徒,写了封信,派家丁送给一位同年,当时河山省主管刑狱的按察使。臬台大人当然知道荀庭兰是被冤枉的,接到信便有些为难,一边是省府两级意欲置他于死地的同僚,一边是老朋友的人情。

    掉头苦吟,按察使找了个折中的办法,荀庭兰不是说税银成色有问题么,那好,左右离最终问斩还有个把月时间,只要紫泉当地百姓承认所交银两成色不足,并愿意补齐,就可以提刑按察使司名义重审此案,至少留荀庭兰一条活命。

    于是乎,死牢中的荀庭兰,就这样等啊等啊,等到月亮圆了又缺了,偌大个紫泉县,十几万人口,告示贴出一个月,硬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站出来……

    虽然才刚懂事,苟保依然清楚地记得,父亲荀庭兰被处决时情景。

    旧时民间没有节假日制度,但那一天的紫泉,却像黄金周一样热闹,全县百姓倾巢出动,将从刑房大牢到中街法场,不长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立在囚车木笼中的荀庭兰,面如死灰,灰白的发辫散乱地飘荡在风中,早已不是整日介“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颠倒淋漓,千杯未醉”时的模样。

    囚车在人群中艰难前行,每走出一段,原本双眼紧闭的荀庭兰,陡然目眦欲裂,将青筋崩起的脖子不顾一切地从木笼缝隙中向后拗去,用沙哑凄厉的嗓音仰天长叫:“刁民可杀…… ”

    围观百姓便抄起早就准备好、浇了粪汤的土块,朝他丢过去……

    人群朝他丢一阵……

    荀庭兰声嘶力竭喊一声……

    直到刽子手手中大将军刀落下,满腹经纶的他,一直就是这一句:“刁民可杀…… ”

    而此时,荀保正被家中唯一一位没有猢狲散的姨娘拼命举过头顶,混在人群中,惊恐地目睹着这一切……

    荀庭兰家破人亡后,这位姓童的姨娘,领着还是个孺子,连学名都没来得及起的荀保蹇到中州,想要投奔在当地很有根基的荀氏族人,却被恶奴们一顿水火棍赶了出来。这还不算,当年执掌荀家的那位老员外,以“辱没门楣”为由,将荀庭兰从家谱中除名,撤去在他眼中必定金贵无比的“黄带子”。就连流落在外的荀保也没放过,公开宣布,不许他姓“荀”,抽掉脊梁骨,改姓“苟”,彻底划清界限。

    在荀庭兰风光时为数不少的妻妾婢鬟中,论容貌扮相,这位童姨娘数一数二。“三春去后诸芳尽”,即使那些本钱十分有限的货色,都很快“各自须寻各自门”,也包括苟保从不提及,也毫无印象的生母,唯独她没走。尽管大字不识,却天生一节肝胆的童姨娘,拒绝无数“好意”,带着这个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瓜葛的孩子,在中州城内一处大杂院勉强安顿下来,靠缝补洗涮将其拉扯大。若不是她,也就没有苟保,没有后来的苟立恩、苟里恩姐妹,甚至于,没有单羽了……

    这段革命家史,单羽从记事起,听姥爷讲过无数遍,“口角流沫右手胝”,早就倒背如流。尤其是“刁民可杀”那段“戏核儿”,每当苟保三杯浊酒下肚,总要重头来一遍。

    那时的单羽,比当年法场上的荀保大不了多少,并不明白什么是“刁民”,也体会不到“可杀”,简简单单中,所蕴含的千斤分量。只觉得姥爷模仿荀庭兰的样子很好玩儿,有时姥爷不想讲,单羽反倒缠着要他讲……

    苟保扯着脖子喊一声:“刁民可杀…… ”

    单羽咯咯咯笑一阵……

    单羽咯咯咯笑一阵……

    苟保扯着脖子喊一声:“刁民可杀…… ”

    真正让单羽懂得这四个字,还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单长卫被打倒后,每次游街,或者开批斗大会,无论在哪儿,苟保都要带着单羽去,就像当年的童姨娘一样,混在人群中,虽已年迈,苟保拼尽力气,让单羽骑在自己肩膀上“猴儿摞着”,指给他看……


【请收藏魔蝎小说网 www.moxiexs.com 为你分享更多更好看的小说】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魔蝎小说|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是恰到好处的美好